媽媽手,在醫學上稱「狹窄性肌腱滑膜炎」,或稱為奎緬氏症(de Quervain Disease),其症狀主要在「外展拇長肌」及「伸拇短肌」兩條肌腱。若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,或者用力過度,手腕部位的肌腱滑膜及支持帶出現增厚性變化,壓迫到局部的肌腱,使得肌腱滑動不順,或是造成粘黏。主要症狀是在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,出現無法使力或有持續疼痛壓痛的現象,並合併有緊繃、局部腫脹等症狀,患者在清晨起床時會最疼痛。此症狀好發於懷孕後期的孕婦,產後的新手媽媽,以及日常生活中會常常用到拇指張握壓扣等動作者,如長時間使用電腦者,美髮業者,餐廳服務人員等。
參考網址:http://www.ptaroc.org.tw/p3-13.htm

近一個月來~左手腕一直疼痛~自己也知道是何原因~
原因就是手動做便當~上一胎時~幾乎月子後每天每次的便當都會變硬~
所以用手就嫌過度~但只有做六個月的便當~所以手痛一直是常態~
停了母奶後也就慢慢好了~
這回原本還在慶幸便當都不會變硬~處理時間也從40分/次~進步到15分/次
但最近半個月來~卻開始變成硬便當~為了快速解決~
手勁也愈來愈大~結果竟然比上一胎還痛~

再加上一直都用左手使用滑鼠~所以情況愈來愈糟~
不自覺會甩甩手或動動手腕~
同事看到了~笑著說:「自己帶小孩吼~有了媽媽手了吼~~」
啥…媽媽手!?啊…因為根本沒有長時間抱小孩~
所以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也會得媽媽手~
哈…是另一種來自孩子因素的媽媽手~~

當然~如果立刻停止餵母奶會改善很多~
但…我還是想努力到齊一歲~
再者…開始副食品了~所以也可以減少做便當的次數~以減緩疼痛~
期望能再餵個半年~讓齊慢慢轉成配方奶+食物(泥)

最近二天馬麻臉上長滿了顆粒~像極了…小一號的蛤蟆臉上的疙撘
真是醜斃了~重要的是…馬麻一直考慮要不要再讓齊喝那幾天的母奶~
不過…試了一次後…齊竟然一點都不受影響~
表示應該不是食物中毒~

看了醫生~說是接觸性的皮膚炎~就是藉由風當媒介~把病毒黏在我臉上~
(不是我踫到別人就會傳染給別人啦~)
呃…醫生開了藥…雖說不會影響便當品質…
但馬麻還是有點怕怕的~所以沒有吃~只有擦藥而己~
也還好~大概是皮太厚~所以病毒深入不了~三、四天就慢慢消了~
(馬麻幾乎不長青春痘~被孩子的外婆戲稱皮太厚~痘子都長不出來~=,=!)

其實馬麻自己覺得應該是吃了太多的荔枝~
雖然以前曾經一次吃下一個榴槤或一大包荔枝都不會有「燥」的反應~
所以長「疙撘」前一晚一口氣吃了二十來顆~
沒想到第二天就在臉上爆「荔」了~哈哈哈~

不論如何~最近馬麻確實有點失去了一直以來「健康寶寶」的優勢~
(從小馬麻一直被說成健康的像頭牛~如果我會生病…大家不知要病到那去~)
是因為生了孩子所以體質改變嗎?還是年紀大囉~
真是身體狀況大不如前~該是保養的時候了吧!!^,^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via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